照顾式扶贫救济已经持续数十年之久了,也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有些关注扶贫问题的专家认为,对于贫困地区因文化与教育水平严重滞后而丧失了发展的机会这一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北京大学经济社会学博士后、副教授周毅就持有这种看法。
问:经济落后常常与思想守旧,文化素质低共生。请问哪一个是最基本的问题?
答:经济落后与文化落伍间有着必然的恶性循环关系。对此政府也制定了诸如科教兴国等多项方针。但现在教育在贫困地区的学生们看来是脱离贫困家乡的道路,而不是建设美好家乡的途径。当然,学生的这种心态是正常的,但这种教育方针却是不正常的。我曾在贫困地区生活过几年,我感到他们身上一些基本素质没有被培养起来,如有自信、有理想等。我曾与一些经济学家探讨贫困的最根本的问题,当时他们认为是体制,但我毫不犹豫地说是教育。人是社会的中心,正确的文化教育是提高人素质的有效途径,而人的素质高低决定了一个社会可以发展到何种程度。如果文化不能普及,人的素质得不到提高,这个社会也就没有发展,更不要说脱贫致富。
问:有些领导为让本地区戴上“贫困地区”的帽子而四处钻营,有的人因为救济金迟到而破口大骂,还有的人家里已揭不开锅却还到处游荡。这些在我们看来都是不可理解的。
答:这一是“共产党不会饿死人”的心态。中国的扶贫基金会,每年给贫困地区拨款,不要白不要。二是他们安于现状,家徒四壁仍没有奋斗意识。现在由扶贫集体转向扶贫个人,本是想避免贪官污吏层层侵蚀,结果仍是失败的。扶贫对象自身没有脱贫意识,没有促使他想脱贫的环境,单纯经济上的救济,只会使他们依赖政府的救济,无法取得实际效果。这是一个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
问:很多人从贫困区出来接受了新的事物,回到家乡,有的人带领乡亲建设家园,有的人却只能放弃。
答:光靠带头人是无法解决问题。他们的文化观念,如劳动致富、公平竞争等,在发达地区人们习以为常,但在贫困地区却鹤立鸡群。在那里,人们的生活、消费习惯处于自然状态,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愿望,没有进取的精神。如不是整体文化素质提高,靠个别人不能解决问题。贫困区的企业家到发达地区,接受了发展的观点、自立的观点,也是可以做到领先的。而发达地区的企业家到贫困地区投资却举步维艰。当地人文化素质低,教育跟不上,市场培育、经济转型没有配套。当地人力资源无法利用,企业家空有资金和技术,自然无法成功。
问:那究竟应从何入手?
答:要对贫困区进行新的文化移入,比如使他们接受自立的观点,接受商品、市场的观点。这与维系当地几代人民生活的传统自然会有冲突,但扶贫者也不能强行消灭当地的传统和风俗。虽然传统一旦与贫困相联系,是会影响进步,但哪怕最发达的地区,都会保留着这样那样的传统。所以说,传统不是贫困的根源。对贫困地区的文化重构,要因地制宜,要以当地传统文化为依托,允许差异存在。教育也要从需求出发,不能只是传授知识,要从孩子的素质抓起,要逐渐在传统社会中介入现代文化的影响。
问:您是否认为文化普及是扶贫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
答:1996年下半年,政府曾在扶贫工作会议上提出到本世纪末要消灭贫困。当时全国有6500万贫困人口,到现在还有不到5000万。要实现目标,今后每年要有1700万人脱贫。并不是说文化脱贫是唯一重要的,但着眼于文化意识的重构,基于文化而起步的扶贫工作可能更具有生命力。